招聘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,每个环节出现一点小偏差都会影响着结果。纵观整个招聘管理流程,前期和中期做的“功课”最多。
Offer期之所以容易临时生变,是因为有很多外界因素对候选人的选择造成影响。
为了避免这些变动因素的影响,HR就要尽量将候选人的注意力转移到企业身上来。
候选人拒绝offer的5大原因
流程时间太长
HR对候选人很满意,但也没办法立即签下来,因为还得走流程!等流程走完,候选人已经在别的公司入职了!
没有走完流程,HR也不好通知求职者,而求职者在没有接到通知的情况下就会以为自己被淘汰了,自然会继续寻找其他工作,遇上合适的工作也就正常了。
面试感官不好
求职这事,本就是双向选择,HR对求职者满意没用,也得求职者对公司满意才行。如果求职者在面试的时候感觉不佳,自然会拒绝offer。
比如遇到冷漠的前台,比如等待很长时间,比如遇到高傲的面试官,再比如工作环境不太好等等,都会让求职者望而却步。
不满意薪酬
在面试谈薪过程中,HR一直压价,因某些缘故,求职者当时表示接受公司提供的薪酬。但面试结束回家后,左思右想,还是觉得这个数字离自己的预期太远,又想不能这样“贱卖”自己,拒绝offer也就是不二选择了。
只是试试行情
有些求职者本身就不是真的想去你家公司,只是为了试试自己的行情,顺便把面试当做练习机会,为面试自己真正心仪的公司做一些准备而已。
遇到这样的求职者,HR也只能认栽,而且这种也没有办法挽救。
遇到更好选择
通常求职者找工作都会广撒网,除非确定被心仪公司录用,才会停止投简历面试,不然就会有好的面试就回去尝试。如果你不是候选人最好的选择,他们拒绝你家的offer也是正常的。
候选人接完Offer,并不是招聘的完结
那么,企业如何才能平稳度过这段特殊时期?在Offer发出后继续保持对候选人的吸引力,把潜在员工成功留住呢?
1
建立联系,让准员工成为“自己人”
从准员工过渡到正式员工,其实就是企业与应聘者从没有关系到建立联系的一个过程。所以,企业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与准员工建立联系。
人才在任何地方都是稀缺的,HR需要将其作为客户来对待,仔细分析他们的心理和行为。
不管是初入职场的应届毕业生,还是已经有一定职场经验的社会从业者,都需要招聘团队以他们所感兴趣的方式,与他们保持沟通,争取他们的信赖。
举个例子:
有一家软件公司开发了一套内部“朋友圈”系统,当候选人拿到Offer后,就会收到公司发送的系统登录账号和信息,准员工们可以通过办公室和部门选项检索到自己今后的同事并加为“伙伴”,关注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动向,进入该公司员工的工作、生活圈,提前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事情。
通过这种方式,该公司一方面对内部APP进行了推广;另一方面,这种只针对公司内部员工开放的沟通平台,会给候选人带来一种“自己人”的感觉。
企业和HR更主动地营造沟通的氛围,让准员工提前感受公司的人文环境,从中可以看到公司的诚意,也为保持吸引力和增加信任感以及帮助员工快速融入打下基础。
Offer期之所以容易临时生变,是因为有很多外界因素对候选人的选择造成影响。
为了避免这些变动因素的影响,HR就要尽量将候选人的注意力转移到企业身上来。
再举个例子:
中粮集团在新员工关怀方面就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尝试:
★ 准员工的Offer不再单单是Offer,而被称为“金榜题名”,这种比较具有仪式感、荣誉感的Offer让候选人感受到的是企业对准员工的信赖;
★ 专门建立一个迎新网站,网站以温暖关怀为主题,准员工可以用Offer上的特殊编码登录,然后就可以和同期入职的同事自由沟通,同时还可以收到团队成员和领导的问候与帮助。
在网站上,准员工可以随时向人力资源部门求助,还有很多老员工作为导师提供分享和帮助,使准员工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融入公司。